fbpx

教父教您睇新聞2023-05-13

教父教您睇新聞

一周樓市新聞精華(編審:華華/撰稿:尤雅)

仲量聯行:樓價上升乏力 香港人口減少削弱住屋需求

1) 仲量聯行:樓價短期欠上升動力

據仲量聯行發布《香港住宅銷售市場綜述》表示,過去三年香港人口減少18.7萬人,而未來出生人口同樣呈下跌趨勢。2020 年至2022年平均每年登記結婚數目為28,248宗,較2017年至2019年平均每年48,556宗減少41.8%;總和生育率由2017年的1,128個,減少至2021年772個,較日本及新加坡低。

仲量聯行項目策略及顧問部資深董事李遠峰表示,越少新家庭成立及生育子女,意味著越少入市置業的住屋需求及升級居住環境的需求。加息亦會影響本地及內地買家的置業意欲。

這些加息、出生率和結婚個案減少的現象會導致香港樓價短期欠缺上升動力。除此之外,香港低借貸成本、高租金回報優勢,已不復當年。

據報告指出,2017年內地買家佔住宅成交量的15%以上,但現時經濟變化已不利這批買家入市。香港的低借貸成本和相對較高租金回報率等過往優勢,現時已不復當年。2022年香港的平均按揭息率上升213基點至3.58%,內地平均的按揭息率則下跌至4.26%的歷史低位。

同時,香港甲類住宅的租金回報率由2017年的2.8%收窄至2022年的2.5%。此外,較本地買家而言,非本地用家置業面臨更大壓力。他們需要支付較高的印花稅,最高按揭成數也通常相對較低,購買同一物業時需要負擔更多首期支出。

滙豐在5月份上調最優惠利率0.125厘,將令500萬元按揭貸款的每月供款提高350 元。儘管該次上調的影響較小,但本輪加息周期以來累積的負擔已不可小覷。即使加息周期結束,按揭利率恐將持續維持高位,不利於需求增長。隨著經濟復甦,收入增加及負擔能力提升將為樓價帶來支持,但進展將會較為緩慢。

2) 洪水橋新發展區申建11幅用地 公營及私營房屋各佔9幅及2幅

政府積極發展北部都會區。日前土木工程拓展署向城市規劃委員會提交文件,就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第二期發展的11幅公私營住宅用地,申請放寬地積比率及建築物業高度限制,提供26,862伙。不過當中公營房屋佔24,267伙,佔比高達約90%,而私樓伙數則為2,595伙,佔比近10%,反映有別於近年政府公私營房屋新供應目標比例「七三比」。

該11幅用地,公營及私營房屋各佔9幅及2幅,地盤面積分別約200.9萬及30.2萬平方呎,擬議略為放寬地積比率及建築物高度限制,以作公私營房屋、擬社會福利設施、商店、學校、辦公室、教育機構、機構用途、場外投注站、娛樂場所、私人會可循環再造物料回收中心和訓練中心用途等。

11幅用地落成後提供51幢樓高35層至51層的大廈,每幢大廈高度為主水平基準上135至180米。公營房屋總樓面約1,306萬平方呎,而私營則約181.57萬平方呎。公營房屋發展的平均單位面積約538平方呎,私人單位平均面積則約700平方呎。

3) 全球豪宅樓價首次錄得按年負增長 香港下跌1.3%

萊坊公佈最新今年第一季《萊坊全球豪宅指數》報告,內容顯示自全球金融危機以來,今年第一季全球豪宅樓價首次錄得按年負增長,當中香港豪宅樓價按年下跌1.3%,從2022年第四季的排名37位,輕微上升至排名34位,而最近3個月的豪宅樓價則維持不變。

至於其他城市方面,杜拜在指數的排行榜位列榜首,豪宅樓價按年上升44%,美國邁阿密緊隨其後,按年上升11%,是杜拜以外豪宅樓價錄得雙位數增長的城市;其他排名首五位豪宅樓價升幅最大的城市包括蘇黎世(9.4%)、柏林(5.7%)和新加坡(5.5%)。至於廣州豪宅樓價表現大為改善,從2022年第四季的排名34位,上升至排名15位。

4) 中原CCL:連跌三周後回軟 升0.48%

據中原CCL本周止跌回升最新報165.87點,按周升0.48%。四區樓價指數三升一跌,港島區按周升0.03%報166.91點,九龍區按周升2.1%報164.05點,新界東按周升0.31%報184.2點,唯獨新界西按周跌1.26%報151.55點;中原研究部認為,復活節長假過後,二手成交減少,而且市場觀望5月初美國議息,令短期樓價回軟,惟未有轉勢大跌。

5) 一個月Hibor連升16日 高見4.52厘

自本港銀行今年首度隨美國上調最優惠利率(P息)以來,港元同業拆息(Hibor)持續攀升,隔夜Hibor升至4.8厘樓上,創2007年以來最高水平。至於與樓按相關的一個月Hibor,更是連升16日,高見4.52厘,不過選用Hibor Plan作供款計劃會設有封頂位,其實際供款利率為3.5厘(參考匯豐銀行P=5.75%, P-2.25%=3.5%)。

在拆息帶動下,港元亦造好升至三個月來高位,港元兌美元新報7.8323,遠離7.85的弱方兌換保證水平。事實上,今次港息及港匯齊升,源於上周美國聯儲局加息。當時,美國加息令到港美息差超越一厘,在套息交易活躍下,港元貶值觸及7.85弱方兌換保證,需要金管局出手干預,令香港銀行體系結餘降至445.27億港元,創2008年以來低位。相比2021年9月的總結餘水平,現時結餘量僅相當於當時的十分之一。

面對港元資金成本抽高,銀行接連上調定期存款利息「吸錢」,半年期定期利率最新重上4厘。分析認為,在今年6月半年結前,Hibor強勢料持續,估計銀行調高定期利率的動力增,並將集中推高短期限的定期利率。

華華:香港資深新聞從業員,專注地產資訊三十多年,多次獲得專業新聞大奬,經驗豐富。

資料來源:綜合報章報導

更多文章,請按此

如有查詢,請致電:21170000 或到下方留言

About the author

華華:香港資深新聞從業員,專注地產資訊三十多年,多次獲得專業新聞大奬,經驗豐富。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