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教父教您睇新聞2023-02-17

一周樓市新聞精華(編審:華華/撰稿:尤雅)

1) 會德豐開KOKO ROSSO首批平均價低第一期10%

會德豐地產發展的藍田KOKO ROSSO本周四(16/2)公布首張88伙價單,價單定價630.1萬至1020.4萬,包括18伙1房及70伙2房。發展商提供最高12%折扣,折實售價554.5萬至898萬,折實呎價17,158元19,090元,折實平均呎價17,973元。以折實價計算,全數單位低於1000萬,其中所有1房單位低於600萬。

會德豐地產常務董事黃光耀表示,KOKO ROSSO首批屬「市區爆數價」,定價較同系第一期首張價單有約一成折讓,冀以吸引價推出,助年輕首置客入市,並指日後加推有逾一成提價空間。

項目第一期KOKO HILLS 在2020年7月公佈首批83 伙折實平均呎價是19,995元。

據中原CCL本周最新報159.99點,按周跌0.46%,為近十三周次高。本周四個地區樓價二升二跌,當中新界西及新界東為升,新界西更創十二周新高,報148.92點,按周升2.01%,升幅是2022年6月(36周)以來最大。

根據香港銀行公會公布的香港銀行同業拆息 (HIBOR),一個月港元拆息曾在本周二(14/2)跌至2.12厘,連跌7天 ,創1個月新低,繼而回升至本周五(17/2)報2.34厘。

2) 本財政年度至2月止地價收入按年跌57% 僅佔全年目標一半

參考上個財政年度(2021/22年)政府賣地及補地價收入合共約1411億元,佔該年度總預算收入5911億元的24%,主要因期內批出兩幅貴價商業地,包括中環海濱道商業地(508億元),及銅鑼灣加路連山道商業地(逾197億元)。此外,上個財年的補地價收入555億元,亦創有紀錄以來新高。

反觀本財年截至2月16日止,政府暫賣出12幅地皮,賣地收入約260.8億元,再加上各類補地價個案收入約347.79億元,目前政府總地價收入約608.6億元,按年大跌57%。較對上一個財年的相關收入943.77億元,更大幅減少72.3%,佔全年目標1200億元僅約50.7%。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早前預告有關下周三(22/2)的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本財政年度財赤或逾千億元。今年成績強差人意,多幅地皮只能以低市場估值批出,甚至有估值逾百億元的豪宅地流標收場。

3) 建築商正記曾氏家族三度沽出松柏新邨 套現逾1.71億元

本港老牌建築商正記曾氏家族近8個月內共沽出3伙東半山松柏新邨單位,套現逾1.71億元。首先在上年2022年6月初以7000萬元沽出一伙低層4房;其次在同年8月以4090萬元沽出一伙頂層3房連天台戶,實用面積1,525平方呎,呎價26,820元,造價較滙豐及渣打銀行的網上估價4,059萬元,略高0.8%;

近日再以6100萬元沽出一伙中層4房,實用面積2,363平方呎,原連車位叫價6500萬元,最終大減400萬元或6.2%,以6100萬元售出,呎價25,815元。代理稱買家以LO, ELIZABETH BO KING作登記,與鷹君集團主席兼董事總經理羅嘉瑞孻女羅寶瓊名字相同,料為同一人。新買家今次入市,只需付樓價4.25%印花稅,即以首置身份入市。

4) 香港興業以3488萬元售出愉景灣二手貨 賺幅逾2倍

又稱「愉景灣大地主」的香港興業本月初以3488萬元售出大嶼山愉景灣1期蔚陽朝暉徑單號洋房,實用面積2,094平方呎,連約499平方呎花園,實呎16,657元,原本叫價3828萬元放盤,議價後以3488萬元售出。上述洋房是於1999年從二手市場以1150萬元購入,持貨24年帳面獲利2338萬元,賺幅逾2倍。

5) 嘉里逾14億元奪得荃灣寶豐路住宅地

荃灣寶豐路住宅地於上周五截標獲收10份標書,由嘉里以14.388億元中標,地盤面積近9萬方呎,可建樓面約31.4萬方呎,預計提供490伙,每方呎樓地面4,578元,接近市場估值上限15.09億元,亦較去年11月中信泰富以每方呎樓面地價4,390元奪葵涌荔崗街住宅地高約4.3%。入標的發展商大多為本地「大孖沙」,並以獨資入標,包括長實、新地、信置、嘉華等,另有一家新加坡財團鴻福實業。

6) 銷監局針對新盤「呼吸Plan」發指引 3月17日生效

近年來曾出現不少按揭糾紛,發展商在推出新盤時為吸引客人入市,向買家提供「包借呼吸Plan」、「首兩年免息免供」的90%一按等計劃,令到部分客人最終無法上會或被追收利息而面對殺訂情況。

一手住宅物業銷售監管局(銷監局)今日(17/2)發出新作業備考,因留意到有一手住宅物業的賣方或會不時自行或通過其指定財務公司提供不同的財務計劃(例如按揭、押記或貸款)。

銷監局建議在雙方簽訂臨時買賣合約前,賣方應向準買家提供有關資料文件列明財務計劃的資料和一份《給準買家的提醒》。同時,要提醒準買家,如對財務計劃的條款及條件、批核條件和申請手續有任何疑問,應向發展商或其指定財務公司查詢有關詳情,而且不要輕信口頭承諾,應以書面形式確認為準。

銷監局期望賣方於3月17日起,開始採納作業備考所載銷監局作出的建議。不過該作業備巧不屬於法例正式指引一部分,不遵從不會視作違反條例的規定,亦不會視作干犯條例所訂的罪行。

華華:香港資深新聞從業員,專注地產資訊三十多年,多次獲得專業新聞大奬,經驗豐富。

資料來源:綜合報章報導

更多文章,請按此

Max提提你
如有查詢,請致電:21170000 或到下方留言

About the author

華華:香港資深新聞從業員,專注地產資訊三十多年,多次獲得專業新聞大奬,經驗豐富。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